文化基础较差,失去学习的信心。这些学生,由于文化基础较差,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,如牛负重, 尝尽了学习的艰辛,而没有学习的乐趣。只看到学习的艰苦,看不到光明的前途,自暴自弃,以逃学自寻乐趣 。
当今社会生子女已属普遍,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,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,用“神童”的标准去要求孩子,强迫孩子学外语、背诗词、弹钢琴等等,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要求的标准,动辄严厉惩罚,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,同时对学习产生反感,甚或与家长对抗,有的还发展到因丧失生活的信心而轻生。
儿童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,多见于神经过分敏感和性格内向的同学。对学习的期望过高,心理压力过大,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,唯恐成绩下降。对考试和平时的学习信心不足,过分看重考试成绩,自卑心理严重。学习生活欠规律,学习方法不科学,不适应新的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式,不能做到劳逸结合,造成不良的身心状态。
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。师生之间应该民主、平等、积极合作,努力为课堂上的交往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。实施“人格教育”,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,所以教师应改变过去的观念:将“你不会学习,我来教你学;你不愿意学习,我强制你学习”改为“你不会学习,我来引导你学;你不愿意学习,我来吸引你学习”。何谓吸引?就是使儿童乐意学习,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进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,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步,达到“主体”与“主导”佳结合,使儿童每一分钟都成为快乐的、审美的享受。
鲁迅先生说过:“玩具是儿童的天使。”可见孩子都是喜欢玩的,因为玩比学习有趣多了。可这也说明一个问题,就是孩子如果觉得学习没有吸引力,一点都不好玩,也就会没有学习热情,长期如此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。
现在的孩子,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,从一生下来就品尝到了学习的苦头,胎教、婴儿教育、幼儿教育、小学教育..孩子一步步走过来,很多父母一味地让孩子学习、学习再学习。结果孩子身上背负了太多的学习负担,从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和热情。俗话说:"一口吃不成胖子。”学习,更是要循序渐进,慢慢来,慢火煲出来的汤才香。